Vibe Coding 在当下是个时髦的词, 特别是随着 Claude Code 这样强大的工具出现。一个开发者,如果你说没有在 vibe coding,似乎就不够潮流。

可是,Vibe Coding真的这么好吗?必须承认,在AI的加持下,生产力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高, 我也受益于此。 我也确实赞同在 新的/小型 的项目当中 vibe coding 确实能够有很高的效率, 甚至完全 vibe 出可用的代码

但是在大型的复杂的项目中,还无法做到。 我让 AI 做一个任务, 必须承认ai很聪明会去查文件,使用工具,运行代码甚至报错了会去自己 debug,可是多数情况下它是无法一次完成的。

在这个过程中, 有两个问题: 一是是注意力的涣散。 一个任务 可能花几分钟甚至更久, 这个过程中,人在干嘛? 你可以盯着它,看它如何一步步实现,但人有这个耐心吗? 人是很难忍受无聊的,也许刷网页看看手机,是大多数人的选择。

还有很多人对效率有极高的追求,发现了可以用 git worktree 来同时让 ai 跑不同的任务。

总之注意力是非常散的,在多个事务中切换。

而这带来了第2个问题,没有自己一步步编写过程, vibe 出来代码人根本记不住。 如果这是在一次性的代码中,问题不大。 但是在一个长期维护的项目中,靠着模糊的印象去运行,是非常的不严谨的,至少我不敢这样。

之前看到一个印象深刻的评论: 不去 vibe coding 就卷不赢别人, 用 vibe coding 就无法提升自己。 :)

所以我想如果不是编写生命周期很短的代码,还是得减少 vibe 在编码中的分量,得自己去看,去分析,去建立自己对代码感觉